三峡地区泥灰质岩石中几种表生构造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被引:18
作者
张加桂
陈庆宣
蔡秀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泥灰质岩石; 表生构造; 岩溶; 地质灾害; 三峡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三峡地区泥灰质岩石中表生构造形成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具有不同于内动力构造的特殊成因,当与内动力构造相叠加时,会使地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表生构造可分为连续构造型式、非连续构造型式和过渡构造型式,其中连续构造型式包括飞雁状褶皱和倾倒弯曲构造,非连续构造型式包括密集节理带和溶蚀正断层,过渡构造型式包括石香肠构造和块体翻转构造,它们在三峡地区广泛发育,是泥灰质岩石遭受溶蚀作用形成的。表生构造的发育过程也是地基变形、破坏的过程,三峡地区大量的地质灾害便与表生构造的发育有关。因此,防治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防止水向地基入渗。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