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与青少年学业的关系及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被引:4
作者
张馨
张大均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依恋理论; 学业成就; 心理素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恋的类型是个体判断自我是否有价值、他人是否能够依赖的依据。自我系统中的自我价值感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学习,能够在应对压力情境时表现出稳定情绪的核心。安全型依恋使得个体发展过程中学习动机由外在向内在平稳过渡,有着内在动机倾向的学生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比较不容易放弃,也能取得较好的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儿童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J].
宋海荣 ;
陈国鹏 .
心理科学, 2003, (01) :167-168
[2]   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J].
安芹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04) :312-314+318
[3]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J].
胡平 ;
孟昭兰 .
心理学动态, 2000, (02) :26-32
[4]   90年代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概述 [J].
刘志军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24-30
[5]   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 [J].
陈会昌 ;
梁兰芝 .
心理学动态, 2000, (01) :29-34
[6]  
简明心理学辞典[M]. 安徽人民出版社 , 黄希庭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