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的退出机制、溢出效应与中国的对策

被引:17
作者
谭小芬 [1 ]
熊爱宗 [2 ]
陈思翀 [3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退出机制; 溢出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7.12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经过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危机前的9000亿美元迅速膨胀到3.6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预期逐渐升温。量宽退出的时点主要取决于就业市场状况,预计美联储从2013年第4季度开始放缓资产购买,2014年中结束量化宽松,2014年下半年以后的4-5年间逐渐出售长期债券资产,2015年第4季度前后开始启动加息进程。退出的工具包括动用各种数量工具吸收超额准备金、直接出售债券资产和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一旦美国启动量化宽松的退出操作,将会出现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美元升值、短期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中国需要对此做出前瞻性的政策调整和应对,以避免内部监管加强和外部环境紧缩相互叠加引发国内宏观经济过度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8+7 +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EXIT". Charles I Plosser. Remarks to the Shadow Open Market Committee . 2011
[2]  
"The Federal Reserve’’s Balance Sheet and Earnings:A Primer and Projections". Seth B.Carpenter,Jane E.Ihrig,Elizabeth C.Klee,Daniel W.Quinn,Alexander H.Boo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2013-01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