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分布与海洋环境

被引:7
作者
孙荣涛
李铁刚
曹奇原
向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Q型因子分析; 海洋环境; 冲绳海槽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查明冲绳海槽北部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分布特征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1 992年 6月和 1 999年 6月两次采自冲绳海槽北部 1 1 1个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进行了鉴定和统计 ,并利用Q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其群落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北部浮游有孔虫主要有 3个因子组合。以Globigerinitaglutinata (Egger)为代表的主因子 1主要分布在东南侧的黑潮主干和对马暖流控制区内 ,同时受西侧陆架冷水影响的部分站位也显示了较高的载荷值。G glutinata的种群特征显示 ,黑潮主干和对马暖流控制区以大个体分子为主 ,而小个体分子主要集中在受冷水影响的陆架浅水区。因此 ,G glutinata很可能是3 0°N以北海域黑潮及其分支流系的优势种 ,而其小个体分子在陆架浅水的存在可能与东海冷涡沉积动力环境相关。以浅生种Globigerinoidesruber (d’Orbigny)为代表的主因子 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和北侧水深 1 0 0— 1 5 0m之间的陆架浅水区。以Neogloboquadrinadutertrei(d’Orbigny)和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 (Parker&Jones)为代表的主因子 3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黑潮和对马暖流与陆架水的混合区内。因此 ,冲绳海槽北部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分布受到海流、水团、水深等多种海洋环境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东海东北部春季若干重要水文结构的分析 [J].
汤毓祥 ;
李兴宰 ;
赵哲 ;
李载学 .
东海海洋, 1997, (04) :2-12
[2]   冲绳海槽北段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分布的研究 [J].
李铁钢 ;
苍树溪 ;
阎军 .
海洋与湖沼, 1997, (01) :49-55
[3]   黃海和东海浮游有孔虫生态的研究 [J].
郑执中 ;
郑守仪 .
海洋与湖沼, 1962, (Z1) :60-86
[4]   黃海和东海的浮游有孔虫 [J].
郑执中 ;
郑守仪 .
海洋与湖沼, 1960, (03) :125-15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