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歧视与农村居民的非农劳动供给

被引:5
作者
常进雄
赵海涛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工资歧视; 农村居民; 非农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弹性;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4.12.018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对农民工的工资歧视以及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并存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利用CHNS数据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工资歧视程度、农村居民非农劳动供给弹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的估计表明,如果农村户籍劳动力的工资能够增加到无歧视程度,农村户籍劳动力的非农劳动供给将增加31.11%。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对农民工的工资歧视问题,不仅有悖于社会公平,也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改革户籍制度、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歧视,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也有利于增加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供给和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劳动供给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制约的环境下。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劳动力市场扭曲、结构转变和中国劳动生产率 [J].
盖庆恩 ;
朱喜 ;
史清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87-97+111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消耗完毕——来自省、县和农户数据的证据 [J].
许庆 ;
刘守英 ;
高汉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2) :33-41+126
[3]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基于微观数据的估计 [J].
封进 ;
张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0) :69-82
[4]   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J].
约翰奈特 ;
邓曲恒 ;
李实 ;
杨穗 .
管理世界, 2011, (11) :12-27+187
[5]   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户籍与地域歧视——以上海市为例 [J].
章元 ;
高汉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5) :67-74+112
[6]   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 [J].
丁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4-21+219
[7]   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张广婷 ;
江静 ;
陈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0) :15-23
[8]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参与弹性研究 [J].
张世伟 ;
周闯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5) :39-48
[9]   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 [J].
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 ;
韩俊 ;
汪志洪 ;
崔传义 ;
金三林 ;
秦中春 ;
李青 .
改革, 2009, (02) :5-27
[10]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 [J].
邢春冰 .
管理世界, 2008, (05) :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