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被引:59
作者
马海燕
徐瑾
郑成淑
孙霞
束怀瑞
机构
[1] 不详
[2]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苹果工程技术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非洲菊; 连作;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非洲菊连作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方法】以未种植过非洲菊的土壤作对照,测定连作非洲菊1、3、5和7年土壤的理化性质、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H和容重下降,连作1、3、5和7年的土壤总含盐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00%、72.80%、24.00%和88.00%。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上升,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连作1年和3年土壤酶活性降低,连作5年以后又升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连作1、3、5、7年土壤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9.09%、50.00%、63.64%、93.18%。土壤真菌数量随着连作时间延长而增加,连作7年的土壤真菌数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92.04%,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非洲菊连作后土壤pH降低,土壤总含盐量逐渐增加,有次生盐渍化的趋势,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连作5—7年,土壤真菌数量上升,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733 / 37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大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素慧
    刘世琦
    张自坤
    尉辉
    齐建建
    段吉锋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05) : 1000 - 1006
  • [2] 非洲菊不同生育期配方栽培基质中微生物的变化
    谢芝春
    程智慧
    孟焕文
    于艳辉
    薛书浩
    刘晓云
    [J]. 园艺学报, 2010, 37 (01) : 89 - 96
  • [3] 轮作与休闲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杨凤娟,吴焕涛,魏珉,王秀峰,史庆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12)
  • [4] 葡萄连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的影响[J]. 李坤,郭修武,孙英妮,张立恒,胡禧熙.应用生态学报. 2009(12)
  • [5] 不同栽培制度下温室黄瓜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J]. 张雪艳,田永强,刘军,高丽红.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 [6] 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建国
    张伟
    李彦斌
    孙艳艳
    卞新民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2) : 725 - 733
  • [7] 施石灰对北方连作烟田土壤酸度调节及酶活性恢复研究
    于宁
    关连珠
    娄翼来
    马莹
    颜丽
    [J]. 土壤通报, 2008, (04) : 849 - 851
  • [8] 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陈慧
    郝慧荣
    熊君
    齐晓辉
    张重义
    林文雄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 2755 - 2759
  • [9] 黄瓜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Ⅱ——基于DGGE方法对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分析
    胡元森
    吴坤
    李翠香
    贾新成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0) : 2267 - 2273
  • [10] 设施黄瓜连作和轮作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吴凤芝
    王学征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0) : 2274 - 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