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71
作者
卢欣祥
尉向东
于在平
叶安旺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西北大学地质系,河南省灵宝市地矿局河南郑州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河南郑州,陕西西安,河南灵宝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幔流体; 稳定同位素; 流体运移方向; 印支期成矿; 小秦岭—熊耳山;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3.04.007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作用及矿床的S、Pb、O、C等稳定同位素特征 ,提出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流体的运移方向则是自南向北 ,由下向上 ,并非来自矿床北部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新的测年结果表明 ,不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燕山期是迭加在印支期之上的成矿期。它们构成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作用的完整旋回。成矿受印支期构造作用的制约 ,是在远离商丹主缝合带的拉张环境下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M].王平安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 [2] 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M].王志光等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 [3] 小秦岭金矿地质和成矿预测.[M].黎世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 [4] 绿岩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M].徐九华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6,
  • [5] 熊耳山-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综合评价模型.[M].任富根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 [6] 小秦岭桐沟金矿反转构造及找矿矿物学.[M].薛良伟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 [7] 秦巴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概论.[M].张二朋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3,
  • [8] 华北地台南缘金(钼)矿床成因.[M].周作侠等著;.地震出版社.1993,
  • [9] 河南金矿概论.[M].罗铭玖主编;.地震出版社.1992,
  • [10]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陈衍景;富士谷著;.地震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