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功能耦合研究综述

被引:74
作者
项文化
黄志宏
闫文德
田大伦
雷丕锋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研究室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循环; 氮循环; 非线性作用; 功能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增加等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减缓CO2浓度升高的作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相互作用及功能耦合规律的研究是揭示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也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与养分之间作用规律,涉及林地持久生产力(sustainability of long-term site productivity)的生态学机理问题。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耦合作用表现在林冠层光合作用的碳固定过程,森林植物组织呼吸、土壤凋落物与土壤有机质分解、地下部分根系周转与呼吸等碳释放过程,这些过程存在反馈机理和非线性作用,最终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着重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综述了碳氮循环耦合作用研究的一些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2365 / 23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北方森林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CO2通量 [J].
王传宽 ;
杨金艳 .
生态学报, 2005, (03) :633-638
[2]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效氮含量及其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初期响应 [J].
方运霆 ;
莫江明 ;
周国逸 ;
Per Gundersen ;
李德军 ;
江远清 .
生态学报, 2004, (11) :2353-2359
[3]   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 [J].
申卫军 ;
彭少麟 ;
邬建国 ;
林永标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5) :690-699
[4]   不同氮源下生长的柚树叶片光合参数对高浓度CO驯化作用的比较 [J].
孙谷畴 ;
曾小平 ;
赵平 ;
彭少麟 .
生态学报, 2003, (01) :14-21
[5]   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C贮量分布 [J].
唐旭利 ;
周国逸 ;
温达志 ;
张德强 ;
闫俊华 .
生态学报, 2003, (01) :90-97
[6]   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J].
王绍强 ;
刘纪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528-534
[7]   BIOME系列模型:主要原理与应用 [J].
倪健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481-488
[8]   大气CO2与植物氮素营养的关系 [J].
杨江龙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163-166
[9]   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林业科学, 2002, (03) :14-19
[10]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合氮、碳代谢的耦联及调节 [J].
田纪春 ;
王学臣 ;
刘广田 .
生命科学, 2001, (04)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