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应当取消著作权犯罪的“营利目的”要件

被引:13
作者
裴显鼎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
关键词
著作权犯罪; 营利; 刑事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刑法将“以营利为目的”设置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主观归责条件,存在着立法指导思想偏颇,刑法条款之间、刑法与行政法规之间矛盾,司法补救功能无从发挥等系列问题。侵犯著作权犯罪不要求具备营利目的,已成为国际领域的立法趋势,也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最低义务。但在具体修改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使我们的刑法立法更加科学、合理、公正。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TRIPS协定》与我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问题 [J].
张志勋 ;
黄淑彬 ;
不详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73-77
[2]   中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比较研究 [J].
廖中洪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3) :70-77
[3]  
法国知识产权法典[M]. 商务印书馆 , 黄晖译,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