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改造政策分析——以东莞市为例

被引:22
作者
刘云刚
黄思骐
袁媛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三旧”改造; 政策分析; 政策创新; 博弈论; 东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2009年8月广东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三旧"改造在广东省正式推开。本文以东莞市为例,分析了"三旧"改造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创新点,并运用博弈论对"三旧"改造政策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探讨了政策的实施前景。研究发现,在"三旧"政策框架下,城市中心区及发展条件较好的工业区的改造意愿和改造可行性将增强,而市区外围、低效厂房和偏远旧村则将成为政策死角。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市镇协调、平衡开发等补充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珠三角“三旧”改造中的土地整合模式——以佛山市南海区联滘地区为例 [J].
杨廉 ;
袁奇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2) :14-20
[2]   佛山市“三旧改造”的探讨 [J].
黄国强 .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 (02) :123-123
[3]   香港旧区活化的政策对广州旧城改造的启示 [J].
周丽莎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02) :35-38
[4]   PPP模式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J].
王正安 ;
邓小鹏 ;
李启明 ;
杨松 ;
袁竞峰 .
建筑经济, 2008, (09) :36-39
[5]   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 [J].
张京祥 ;
赵伟 .
城市规划, 2007, (01) :63-67
[6]   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关系分析与应对 [J].
张侠 ;
赵德义 ;
朱晓东 ;
彭补拙 .
经济地理, 2006, (03) :496-499
[7]   城中村改造途径探讨——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实践 [J].
涂胜杰 ;
谢慧 .
规划师, 2006, (01) :88-91
[8]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 [J].
魏立华 ;
闫小培 .
城市规划, 2005, (07) :9-13+56
[9]   上海市杨浦老工业区工业用地更新对策——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 [J].
李冬生 ;
陈秉钊 .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1) :44-50
[10]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J].
闫小培 ;
魏立华 ;
周锐波 .
城市规划, 2004, (03)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