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弃渣场岩土侵蚀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被引:35
作者
陈奇伯 [1 ]
黎建强 [1 ]
王克勤 [1 ]
雷俊杰 [2 ]
齐红梅 [1 ]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
[2] 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水电站; 弃渣场; 岩土侵蚀; 人工模拟降雨;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5.011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金安桥水电站选定渣场弃渣颗粒径级分析基础上,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弃渣堆积平台和边坡的岩土侵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堆积弃渣颗粒在剔除>2 cm石块后,粒径>4 mm弃渣颗粒占48.42%,比原地貌表层土壤大13.64%,而原地貌表层土壤中粒径<0.25 mm颗粒占15.81%,弃渣中相同径级的颗粒占8.56%。(2)一次降雨过程中,弃渣堆积平台径流量最大,是原地貌荒草地的2.27倍,弃渣堆积坡面径流量最小,仅为原地貌荒草地的45.5%。(3)一次降雨过程中,弃渣堆积平台和坡面的初始含沙率均低于植被条件较差的原地貌荒草地的含沙率,达到稳定含沙率时,弃渣坡面的含沙率与原地貌荒草地接近,而渣场堆积平台的含沙率远低于原地貌荒草地。(4)一次降雨过程中,相同时段内的产沙总量原地貌荒草地最大,弃渣堆积平台次之,弃渣堆积坡面最小。(5)弃渣场岩土侵蚀过程中,产流量与产沙量之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10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黄土区大型排土场岩土侵蚀特征研究——以平朔矿区排土场为例 [J].
吕春娟 ;
白中科 ;
秦俊梅 ;
贺斌 ;
李俊杰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4) :233-236
[2]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弃土弃渣冲刷试验研究 [J].
王文龙 ;
李占斌 ;
李鹏 ;
鲁可新 ;
郭彦彪 ;
郑良勇 ;
徐伯荣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68-71
[3]   铁路工程施工期路堑边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J].
奚成刚 ;
杨成永 ;
许兆义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79-83
[4]   煤矿废弃堆积物坡面侵蚀研究初报 [J].
蒲玉宏 ;
王伟 .
中国水土保持, 1995, (10) :11-14+59
[5]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岩土侵蚀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J].
王治国,白中科,赵景逵,佟则昂,陈建军 .
水土保持学报, 1994, (02)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