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褐斑病对牧草质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及田间抗病性

被引:43
作者
南志标
李春杰
王赟文
王彦荣
机构
[1] 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兰州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粗蛋白含量; 光合速率; 抗病性评价; 高山草原; 紫花苜蓿; 黄花苜蓿; 杂花苜蓿; 苜蓿假盘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1.1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褐斑病 (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对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叶片营养成分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并评价了 85个紫花苜蓿 ,5个杂花苜蓿 (M.varia)和 4个黄花苜蓿 (M.falcata)品种或群体对褐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 ,褐斑病使苜蓿病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 ,与健叶相比 ,其含量可减少 2 5% ,减少的幅度与病害严重度极显著负相关 ,r=0 .96 5(P<0 .0 1)。叶片光合速率随病害严重度的增加而降低 ,当病斑平均面积为叶面积的 13%时 ,光合速率仅为健叶的 52 % ,而当病斑平均面积为叶面积的 85%时 ,其光合速率仅为健叶的 15.9%。在参试的 94个品种或群体中 ,仅润布勒杂花苜蓿的一个群体表现为免疫。抗病性较强的有来自加拿大的巴瑞尔、阿毕卡 ,来自美国的威斯康星和我国的兴平、武功、肇东等 10个紫花苜蓿品种和润布勒杂花苜蓿的另一个群体。其余 83个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感病性 ,包括美国的 78- 15,加拿大的大西洋 ,我国的和田、咸阳等紫花苜蓿品种和内蒙黄花等黄花苜蓿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山草原条件下一年生豆科牧草生产性能的评价 [J].
王赟文 ;
南志标 ;
王彦荣 ;
李春杰 ;
马隆喜 .
草业学报, 2001, (02) :47-55
[2]   高山草原条件下苜蓿种质抗霜霉性评价 [J].
李春杰 ;
南志标 ;
王贇文 ;
王彦荣 ;
朱廷恒 .
草业学报, 2000, (04) :44-51
[3]   紫苜蓿品种(种)对褐斑病抗性研究附视频 [J].
陈申宽 ;
姚国君 .
内蒙古草业, 1993, (01) :46-49
[4]   锈病对豆科牧草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J].
南志标 .
草业学报, 1990, (01) :83-87
[5]   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研究 [J].
候天爵 ;
白儒 ;
王建锋 .
中国草原, 1986, (04) :44-45+61
[6]   锈病对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J].
南志标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5, (03) :33-36
[7]  
南京牧草试栽中病害的观察.[J].刘经芬 ;方中达.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6, 00
[8]  
牧草及绿肥作物病害.[M].仇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