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得其位”与差异政治:西方优绩主义及其悖论

被引:8
作者
袁野
林红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优绩主义; 政治社会秩序; 机会平等; 新自由主义; 反建制;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22.04.014
中图分类号
D033.3 [资本主义国家];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优绩主义的概念和相关讨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学界。20世纪80年代后,在新自由主义引领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有关优绩主义的讨论开始增多。优绩主义以能人为本位,强调个人凭借自身能力和功绩获得回报,可以在等级体系中上升到较高的位置。优绩主义在社会成员中制造对机会平等的预期,为精英阶层的形成提供正当性辩护,某种程度上调节了西方社会中精英和民众的关系。然而,在新自由主义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优绩主义却成为一种利用“能力—功绩”差异来巩固等级秩序、美化精英统治的政治论述,成为优绩精英自我维护的政治工具。21世纪以来,由于西方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悬殊、社会阶层不断固化,中下层民众开始质疑优绩主义的合理性,他们聚集在反建制派的旗帜下,反抗被优绩主义固化的等级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精细分层社会与中产焦虑症 [J].
熊易寒 .
文化纵横, 2020, (05) :112-120+159
[2]   机遇不平等:概念、机制与启示 [J].
靳永爱 ;
谢宇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7 (03) :105-117
[3]   2019西方思想年度述评(下篇) [J].
刘擎 .
学海, 2020, (03) :201-212
[4]   西方“中产阶级”概念的演变及其危机 [J].
宋丽丹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 (12) :136-143
[5]   平等理论的谱系——兼论平等与自由的关系 [J].
李石 .
哲学动态, 2016, (10) :84-92
[6]   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J].
程恩富 .
求是, 2005, (03) :38-41
[7]   什么是制度?我们如何理解制度? [J].
青木昌彦 ;
周黎安 ;
王珊珊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06) :28-38
[8]   西方民粹主义的话语政治及其面临的批判 [J].
林红 .
政治学研究, 2018, (04) :68-79+127
[9]   政治中的差异与平等 [J].
唐士其 .
政治学研究, 2018, (02) :77-88+127
[10]  
政治修辞.[M].贾森·斯坦利.格致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