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成藏期次及其模式

被引:21
作者
邵奎政
梁晓东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系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徐家围子地区; 成藏系统;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包裹体; 均一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实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布特征 ,结合埋藏史和热史 ,确定出徐家围子地区烃类气体的注入时期。根据该区沙河子组—营城组生烃排气期、登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期和断裂活动时期 ,得到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藏主要形成于泉头组沉积时期。有断裂沟通的气藏可以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 ,但规模有限。徐家围子地区具有 4种天然气成藏模式 :沿不整合面运移至基岩风化壳圈闭成藏、沿裂缝运移至源岩内火山岩圈闭成藏、沿断裂运移至古隆起之上各种类型圈闭成藏、沿砂体侧向运移至地层超覆圈闭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31 +31-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盖层与源岩的时空配置关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J].
付广 ;
薛永超 .
矿物岩石, 2001, (02) :56-61
[2]   油气成藏的脉动式探讨 [J].
邱楠生 ;
金之钧 .
地学前缘, 2000, (04) :561-567
[3]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以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为例 [J].
高先志 ;
陈发景 .
地学前缘, 2000, (04) :548-554
[4]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含气系统及其演化特征 [J].
付广 ;
付晓飞 ;
杨勉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4) :5-9+14
[5]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过程研究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黄志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04-107+131
[6]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J].
邱楠生 ;
金之钧 ;
胡文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95-97+103
[7]   矿物包裹体研究在油气评价和预测中的应用 [J].
覃建雄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01)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