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期之青藏高原新研究

被引:27
作者
周尚哲
李吉均
机构
[1] 兰州大学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更新世; 冰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4 [冰川地貌学、冰缘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冰碛测年技术近些年有很大进展。古里雅冰芯底部3 6Cl测年和昆仑山垭口老冰碛ESR测年已表明 ,青藏高原在昆仑黄河运动之后的 70万年前就进入了当时的冰冻圈 ,与全球性的冰期旋回相耦合 ,发生了最早的冰川作用。最近的冰碛ESR测年表明 ,高原东北边缘的祁连山地区至少在 40多万年前的氧同位素 12阶段发生了冰川作用 ,天山高望峰冰碛测年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高原第四纪冰川仍然是以横亘在高原上的高大山系为依托发育的 ,各地各次冰川作用的清晰界限和有限范围不允许作连续大冰盖的推断。稻城冰帽南面断陷谷地中深风化红色冰碛物粘土的硅铝率和硅铝铁率达到了红壤的水平 ,其北面理塘盆地灰岩风化壳也显示很深的风化 ,此二者海拔在40 0 0m上下 ,有相当老的年龄 ,说明它们从未受到大冰盖的袭劫。研究进一步表明 ,现代和冰期雪线由高原边缘向腹地升高 ,羌塘地区高出边缘 15 0 0m左右 ,生动表现了“亚洲干极”的作用。广泛分布的湖群说明羌塘地区是一个大江大河尚未伸入的内流地区 ,意味着青藏高原是个年青的高原 ,而不是什么大冰盖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 [J].
刘东生 ;
张新时 ;
熊尚发 ;
秦小光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385-396
[2]   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J].
施雅风 .
冰川冻土, 1998, (03) :5-16
[3]   青藏高原的泛冰盖遗迹与冰期 [J].
徐道明,沈永平 .
冰川冻土, 1995, (03) :213-229
[4]   黄河源区更新世冰盖初步研究 [J].
周尚哲,李吉均,潘保田,张叶春 .
地理学报, 1994, (01) :64-72+97-98
[5]   祁连山冷龙岭南坡晚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 [J].
康建成 ;
朱俊杰 ;
陈宏凯 .
冰川冻土, 1992, (04) :352-359
[6]   西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 [J].
王明业 ;
郑绵平 .
地理学报, 1965, (01) :63-72
[7]   关于亚洲高原第四纪冰川问题 [J].
В.М.西尼村 ;
李誠有 .
地理科学进展, 1958, (01) :22-30
[8]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冰川与环境.[M].苏珍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9]  
横断山冰川.[M].李吉均主编;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96,
[10]  
青藏高原冰川气候与环境.[M].姚檀栋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