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和地位——基于宪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江伟 [1 ,2 ]
谢俊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宪法解释; “禁止二重监督”理论; 方式; 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6.34 [司法监督];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本文首先从宪法解释的角度阐述了民事检察监督的合理性以及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恰当性要求。本文指出,在我国宪政体制下,民事检察监督权必须在民事诉讼程序框架内演绎。"禁止二重监督"理论则是民事检察监督中检察机关诉讼地位确定的民事诉讼理论根据。根据"禁止二重监督"理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要么是当事人,要么是法律监督者,不同的诉讼地位由不同的参加方式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宪法文本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 [J].
韩大元 .
法学, 2007, (09) :114-116
[2]   俄罗斯民事诉讼法典的修改 [J].
陈桂明 ;
刘鹏 .
比较法研究, 2005, (03) :87-99
[3]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J].
廖永安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02) :60-64
[4]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 [J].
景汉朝 ;
卢子娟 .
法学研究, 1999, (01) :33-38
[5]  
检察制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日)冈田朝太郎等口授, 2003
[6]  
Public Interest in Civil Law, Socialist Law, and Common Law Systems: The Role of the Public Prosecutor[J]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 1988 (2)
[7]  
无授权性规定成民行检察监督最大难点 .2 法制日报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