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瓣蛋白双向电泳分析技术体系的优化

被引:8
作者
郑天慧
宋波
姜自芹
刁桂珠
曾蕊
吴帅
拓云
刘珊珊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大豆花瓣; 双向电泳; 技术体系; 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大豆花瓣含有大量色素和酚等干扰物质的现象,比较6种蛋白提取方法和2种蛋白裂解液配方,优化胶条范围和等电聚焦程序.结果表明:pH为4~7 IPG胶条适于大豆全花蛋白分离;TCA/丙酮+2D Clean Up试剂盒法去除杂质充分,提取的蛋白含量高、纯度好、分离效果佳、耗时短;蛋白裂解液采用5 mol/L尿素,2 M硫脲,2%CHAPS,2%SB3-10,5 mmol/L TCEP,20 mmol/L DTT,0.5%IPG Buffer为好;增加离心转速、时间和丙酮清洗次数能促进蛋白溶解,增加蛋白纯度,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大豆全花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的技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中TCP domai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花瓣发育的研究.[D].赵忠.复旦大学.2003, 02
[2]  
豆科中TCP domain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百脉根kw突变体的遗传分析.[D].田朝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 11
[3]   双向电泳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水稻叶片蛋白 [J].
梁书剑 ;
张萌 ;
王巍 ;
关双红 ;
孙野青 .
生物学杂志, 2009, 26 (03) :68-71
[4]   中国和越南大豆种质资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的鉴定 [J].
刘珊珊 ;
刁桂珠 ;
王志坤 ;
葛玉君 ;
武小霞 ;
高丽辉 ;
田福东 ;
李文滨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04) :511-513
[5]   控制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 [J].
高晶涵 ;
李清昀 .
生物学通报, 2008, (02) :19-21
[6]   控制花器官发育的ABCDE模型 [J].
丛楠 ;
程治军 ;
万建民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124-128
[7]   蛋白质组研究中分离新技术与新方法 [J].
张维冰 ;
张丽华 ;
张玉奎 .
生命科学, 2007, (03) :281-288
[8]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Ⅰ.蛋白质组关键技术 [J].
阮松林 ;
马华升 ;
王世恒 ;
忻雅 ;
钱丽华 ;
童建新 ;
赵杭苹 ;
王杰 .
遗传, 2006, (11) :1472-1486
[9]   水稻花药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改良与优化(简报) [J].
文李 ;
刘盖 ;
王坤 ;
彭晓珏 ;
万翠香 ;
李国民 ;
陶钧 ;
朱英国 .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6, (05) :473-476
[10]   蛋白质组分析中蛋白质分步提取方法的建立 [J].
兰彦 ;
钱小红 ;
王阁 ;
李勇 ;
罗凌 ;
柳正良 ;
贺福初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1, (03) :4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