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3
作者
徐基民
纪树荣
张蕴忱
孙岚
崇敬
佟艳铭
机构
[1] 北京博爱医院康复科
[2] 北京博爱医院康复科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号
[3]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号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按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标准差)及骨量丢失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t值≤-1.0标准差),然后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4的骨量丢失只与性别(OR值为0.336,P<0.01)和体重指数(OR值为0.911,P<0.05)相关;与股骨近端(包括全部、股骨颈、Wards三角及股骨转子共4个部位)的骨量丢失相关的因素是:病程(4个部位,OR值为1.028—1.054,P<0.05或P<0.01)、ASIA残损分级(除股骨颈外的3个部位,OR值为0.682—0.764,P<0.05或P<0.01)、年龄(Wards三角,OR值为1.032,P<0.05),以及体重指数(股骨转子,OR值为0.898,P<0.01),而脊髓损伤平面和肢体痉挛程度与L4和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无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脊髓损伤患者L4和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因素不同;病程和ASIA残损分级是脊髓损伤患者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指南.[M].薛延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2]   豚鼠脊髓损伤模型早期骨代谢指标的改变 [J].
凯拉什 ;
李泽兵 .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2, (05) :352-353
[3]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 [J].
关骅 ;
石晶 ;
郭险峰 ;
王德成 ;
姚爱明 ;
不详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01, (02)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