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2004年2006年汕头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11
作者:
姚丽君
黄建云
廖朝晖
张旭彬
许璐
佘焕昭
机构:
[1] 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流感监测;
流感样病例;
优势毒株;
D O I:
10.13515/j.cnki.hnjpm.2007.05.028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R181.8 [疫情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及时掌握汕头市流感流行及毒株变异情况,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特点,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2006年汕头市流感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ILI占门诊就诊总数的百分比,2004年处于较低水平,没有明显的发病高峰;2005年高峰在(4~5)月份,2006年高峰推迟到(6~7)月份,各年度ILI占门诊就诊总数的百分比趋势与病毒分离率基本一致。2005年一般人群流感抗体检测结果与当年流行的优势毒株相符。2004年2005年以H3亚型为优势毒株,2006年则以H1亚型为优势毒株,同时也出现B型毒株的局部小暴发。结论近3年我市流感疫情处于相对平静状态,未发生流行和大规模暴发,2004年和2005年是H3亚型为流行的优势毒株,2006年是H1亚型为优势毒株。我市流感高发季节在夏季。流行病学采集的资料与病毒分离情况基本一致,说明我市流感监测系统是敏感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64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