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下水富集的地貌组合形态

被引:22
作者
王宇 [1 ]
王梓溦 [2 ]
机构
[1]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2] 佐治亚理工学院
关键词
地貌; 岩溶; 地下水; 泉; 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34 [岩溶水];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岩溶地貌组合形态是地质背景条件、地壳隆升、断裂和褶皱等构造运动及溶蚀、侵蚀作用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表象。特定的岩溶地貌组合形态,能够反映地下岩溶发育的过程和特征,表现地下水的运动及赋存状态,因而可作为寻找和圈定地下水富集区段的标志。文章通过总结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实践的成果及经验,列出了8种能够有效反映地下水富集区段的岩溶地貌组合形态,分别是:岩溶山间平坝区、谷地及洼地古地表干流遗迹线、沟口洼地孤峰下、溶蚀沟谷交汇处、岩溶陡崖下、岩溶谷中湾对湾段、缓坡及浅洼地边缘、垄岗台地丘陵区。并逐一描述各个地貌形态特征,通过典型实例剖析,分析了它们的赋水机制。实践证明这些地貌组合形态可作为寻找地下水富集区段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遥感影像在岩溶石山区找水研究中的应用.[D].周燕.昆明理工大学.2008, 09
[2]  
云南旅游地质.[M].杨世瑜;李波;袁新平;庞淑英.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3]  
云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M].王宇; 张贵; 柴金龙; 编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4]  
红层地下水勘查开发的理论及方法.[M].王宇等; 编著.地质出版社.2008,
[5]  
水文地质学.[M].沈照理 主编;刘光亚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
[6]  
中国岩溶研究.[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 著.科学出版社.1979,
[7]  
云南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D].王宇.昆明理工大学.2006, 05
[8]   云南省抗旱井定井论证方法 [J].
王宇 ;
彭淑惠 ;
王梓溦 ;
王裕琴 .
中国岩溶, 2013, 32 (03) :305-312
[9]   昆明盆地土地利用对岩溶水质的影响 [J].
彭淑惠 ;
王宇 ;
张贵 ;
李继红 ;
李玉辉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6 (06) :1-7+14
[10]   云南省岩溶水赋存特征 [J].
王宇 ;
彭淑惠 .
中国岩溶, 2011, (03) :25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