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解构及区域收敛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武群丽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技术变动; 技术效率变动; 收敛性;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0.01.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笔者利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将1991年2007年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要素增长率按照构成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并对区域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以1997年为界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变动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技术效率在整个研究期间都是逐步降低的。(2)技术变动解释了全要素增长率区域差异的75%,技术效率变动则解释了剩余的25%。1997年之前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生产差距,1997年之后则成为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3)29个省份之间以及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发散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2]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 [J].
赵伟 ;
马瑞永 ;
何元庆 .
统计研究, 2005, (07) :37-42
[3]   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 [J].
刘伟 ;
李绍荣 .
经济研究, 2001, (01) :3-9+93
[4]   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0—1994 [J].
孔翔 ;
RorbertE.Marks ;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1999, (07) :40-48
[5]   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J].
姚洋 .
经济研究, 1998, (12) :29-35
[6]   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 [J].
刘小玄 ;
郑京海 .
经济研究, 1998, (01) :39-48
[7]   我国投资倾斜与地区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J].
王岳平 ;
葛岳静 .
经济问题, 1997, (03) :50-54
[8]  
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M].张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  
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M].沈坤荣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M].史清琪等 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