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药剂治理赤潮研究

被引:38
作者
白希尧
白敏冬
周晓见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赤潮; 单分子工程; 强电离放电; 羟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赤潮危害海洋资源和对海洋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现况 .国内外学者用了 40余年时间 ,先后进行了 470 0种化学药剂杀灭海洋赤潮生物研究 ,治理赤潮效果一直甚微 .近期本文作者提出采用分子层次上加工羟基 (OH·) (hydroxylradical)及其治理赤潮新方法 .羟基是强氧化剂 (氧化还原电位为 2 .80eV) ,是杀灭赤潮生物有效、快速、无污染和无残留物的理想药剂 .应用强电场电离放电方法 ,加工羟基的质量分数高达 2 0 %以上 ,制取羟基药剂浓度达 8× 1 0 - 6 以上 ,足以满足海洋治理赤潮的需要 ,又做了羟基药剂杀灭赤潮生物的微宇宙试验研究 ,仅在 1 0s内就能全部杀死赤潮生物 ,其阈值浓度在 1× 1 0 - 6 左右 .同时有效解决海洋动力学制约治理赤潮的疑难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62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掺铜可溶玻璃微粒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J].
赵玲 ;
尹平河 ;
李坤平 ;
YU Qiming ;
谢隆初 ;
黄长江 .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1) :7-11
[2]   生物载体除藻剂去除海洋赤潮藻 [J].
梁想 ;
尹平河 ;
赵玲 ;
杨培慧 ;
谢隆初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1) :15-17
[3]   高气压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学科的形成及应用展望 [J].
白希尧 ;
张芝涛 ;
白敏冬 ;
韩慧 .
自然杂志, 2000, (03) :156-161
[4]   化学反应飞秒相干动力学与激光相干控制——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J].
罗莉 ;
周建英 .
物理, 2000, (03) :141-147
[5]   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J].
邹宇 ;
钟志萍 ;
李家明 .
物理, 1999, (09) :33-39
[6]   单分子化学与物理 [J].
白春礼 ;
苏明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04) :12-15
[7]   粘土表面改性及对赤潮生物絮凝作用研究 [J].
俞志明 ;
宋秀贤 ;
张波 ;
孙晓霞 .
科学通报, 1999, (03) :308-311
[8]  
渤海赤潮灾害监测与评估研究文集.[M].赵冬至主编;.海洋出版社.2000,
[9]  
环境生物学.[M].孔繁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国外水处理新技术.[M].(英)刘易斯(Lewis;W.M.)编;张亚杰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