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FAK表达及FA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刘娜 [1 ]
梁正贤 [2 ]
孙岸弢 [3 ]
孙伟正 [4 ]
雍彦礼 [4 ]
王铭 [5 ]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 台湾高雄县立冈山医院复健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髓生血颗粒; 粘着斑激酶;
D O I
10.19656/j.cnki.1002-2406.2010.06.015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AK表达及FAK磷酸化水平变化,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CAA患者予以补髓生血颗粒治疗6个月,另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Western-blot)观察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AK及FAK pY397的表达水平。结果:CAA患者治疗前骨髓单个核细胞FAK及FAKpY397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经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后,FAK及FAK pY397的表达均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AK及FAKpY397的水平均呈低水平表达,提示FAK与CAA发病密切相关,补髓生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FAK及FAK pY397的表达来改善CAA骨髓造血微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整合素VLA亚家族相关粘附分子的影响
    王金环
    孙岸弢
    肖咏
    罗梅宏
    孙伟正
    [J]. 中医药信息, 2009, 26 (04) : 73 - 74+1
  •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和单个核细胞黏附作用及部分相关抗原的表达
    孙伟正
    俞亚琴
    罗梅宏
    马智刚
    王金环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5, (09) : 569 - 570
  • [3] 粘着斑激酶——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孔德军
    周清华
    [J]. 中国肺癌杂志, 2005, (03) : 243 - 246
  • [4]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细胞黏附作用影响的研究
    孙伟正
    王金环
    马智刚
    孙岸弢
    俞亚琴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02) : 89 - 91
  • [5] 细胞粘附介导的信号分子——粘着斑激酶研究进展
    查锡良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9, (01) : 7 - 10
  • [6] 造血调控[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吴祖泽等主编, 2000
  • [7]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科学出版社 , 张之南 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