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锦鸡儿(Caragana)种群形态变异

被引:35
作者
王洪新
胡志昂
钟敏
钱迎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锦鸡儿; 种群; 形态变异; 遗传异质性; 生态过渡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4 [动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人工种群为对照,研究了自然分布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各类生境(硬梁、覆沙硬梁、覆沙软梁、覆沙滩地和沙丘)的9个锦鸡儿种群的具分种意义的形态特征的变异。荚果长度在一个植株内是比较稳定的性状;但在各个种群内、种群间变异很大,覆盖了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和柠条锦鸡儿3个种的范围。同一生境不同种群以及不同生境种群的比较,说明,.决定荚果长度的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子如水分条件可能只起次要作用。每个自然种群荚果长度的分布出现几个峰值,说明种群遗传组成的异质性。小叶形状和被毛的资料也说明各个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异质性。看来,该地区锦鸡儿是上述3种锦鸡儿的杂种带(Hybridzone).形态变异资料也说明毛乌素沙地在遗体多样性方面也是生态过渡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毛乌素沙地锦鸡儿(Caragana)种群种子蛋白多样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J].
王洪新,胡志昂,钟敏,钱迎倩 .
生态学报, 1994, (04) :372-380
[2]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1-16
[3]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1993
[4]  
遗传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美]加德纳(E·J·Gardner)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