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1年500 hPa上北极涛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严华生
董慧林
程建刚
曹杰
王清川
不详
机构
[1] 云南大学东南亚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云南省气象局
[3] 云南大学东南亚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
[4] 云南昆明
[5] 云南昆明
关键词
北半球; 北极涛动; 高度场; EOF分析;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951—2001年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月、季及年平均资料分别进行EOF分析, 并对EOF分析得到的第一特征向量时间系数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发现: 北极涛动是近51年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异常的第一特征, 方差贡献率在10%20%之间; 极区中心具有明显的偏心结构, 范围冬、春季大而向高纬伸展; 夏、秋季小且向极区收缩。中高纬冬季中心区范围比夏季大且系统比较集中; 极地到格陵兰岛附近、西南欧洲到地中海地区、贝加尔湖到日本海以及北美洲东南部地区是500 hPa高度场上环流异常的主要发生地区; 北极涛动正位相时期, 冬季在20世纪90年代, 春季在70 年代中期以前, 夏季在60, 70年代, 秋季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前期; 北极涛动负位相时期, 冬季在50年代,春季在70年代中期以后, 夏季在50, 90年代, 秋季在90年代后半期。另外, 只有1998年相对来说为全年各月北极涛动强年, 说明1998年是近51年来气候最异常的一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J].
琚建华 ;
任菊章 ;
吕俊梅 .
高原气象, 2004, (04) :429-434
[2]   1999年夏季长江及以南地区洪涝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初探 [J].
张培群 ;
何敏 ;
许力 .
高原气象, 2002, (03) :243-250
[3]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 [J].
龚道溢 ;
朱锦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2002, (07) :546-549
[4]   西伯利亚高压对亚洲大陆的气候影响分析 [J].
龚道溢 ;
朱锦红 ;
王绍武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1) :8-14
[5]   大气涛动对全球低层大气环流的贡献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4) :427-434
[6]   青藏高原东北侧初夏干湿年500hPa环流场特征分析 [J].
俞亚勋 ;
谢金南 ;
王宝灵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1) :43-51
[7]   近五十年来华北地区旱涝特征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及对未来趋势的探讨 [J].
孙淑清 .
高原气象 , 1999, (04) :541-551
[8]   华北汛期旱涝与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 [J].
赵声蓉 ;
宋正山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53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