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中三角地区农业结构的分析与优化对策

被引:4
作者
董承良 [1 ]
吕丹 [1 ,2 ]
王雅鹏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结构; 基尼系数; 区位熵指数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目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中三角地区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各产业差异性和相对优势及其竞争力。[方法]在宏观层面运用了传统的基尼系数分析3个省份历史发展上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判断3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存在虹吸效应;从中观层面运用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从农畜林渔等方面判断各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程度;从微观层面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离出3个地区的各部门产业的优势及其竞争力。[结果]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变化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不断扩大;湖北的种植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湖南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江西的林业、渔业都较中三角地区对应的子产业的区位熵指数高;江西木材和竹加工业和烟草业具有较大的产业竞争优势,湖北的茶叶、水产和瓜果疏菜产业优势明显,湖南地区农业产业综合优势主要在于烟草、水果、肉类以及木材和竹类加工业。[结论]通过比较地区农业产业竞争优势,提出发展地区产业特色,合理布局全域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收益,稳固对结构优化的资金支持等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理研究.[D].侯胜鹏.湖南农业大学.2013, 07
[2]   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 [J].
敬志红 ;
杨中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11) :145-150
[3]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 [J].
冯伟 ;
蔡学斌 ;
杨琴 ;
石汝娟 ;
夏虹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8) :97-102
[4]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 [J].
姜长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5) :8-15+110
[5]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 [J].
孔祥智 .
改革, 2016, (02) :104-115
[7]   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J].
洪开荣 ;
浣晓旭 ;
孙倩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16-23
[8]   区位熵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新运用 [J].
赵小汎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162-167
[9]   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发展与合作研究 [J].
汤鹏飞 .
湖北社会科学, 2013, (01)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