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区域收敛分析

被引:16
作者
郑文升 [1 ,2 ,3 ]
姜玉培 [1 ,2 ]
曾菊新 [1 ,2 ]
王晓芳 [1 ,2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县域; 经济增长; 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收敛; 安徽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5.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县市区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借助Arc GIS10.0和Geo Da095i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安徽省1996—2012年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不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但OLS残差值和空间自相关模型证明安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空间依赖现象。为此,引入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进一步开展收敛研究,证明在考虑空间因素后,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绝对β收敛的趋势,而地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的分析具体表达了县市区间的空间联系与溢出效应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对此,应通过加强县市区间的联系与合作,调整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速安徽省区域经济收敛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54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与空间极化研究 [J].
赵磊 ;
方成 ;
丁烨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36-43
[2]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J].
何胜 ;
唐承丽 ;
周国华 .
经济地理, 2014, 34 (04) :46-53
[3]   基于陆路交通的浙江省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研究 [J].
徐维祥 ;
陈斌 ;
李一曼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49-53
[4]   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差异空间演化研究 [J].
李博 ;
石培基 ;
金淑婷 ;
张胜武 ;
魏伟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40-47
[5]   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分布演化及作用机制模拟研究 [J].
郭腾云 ;
董冠鹏 .
地理科学, 2012, 32 (05) :550-556
[6]   空间依赖、空间异质与京津冀都市地区经济收敛 [J].
董冠鹏 ;
郭腾云 ;
马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5) :679-685
[7]   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1993~2006 [J].
张学良 .
世界经济, 2010, 33 (03) :126-140
[8]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 [J].
张学良 .
财经研究, 2009, 35 (07) :100-109
[9]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J].
张晓旭 ;
冯宗宪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399-414
[10]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 [J].
马国霞 ;
徐勇 ;
田玉军 .
地理研究, 2007, (03) :59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