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者成本法的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价值折耗分析

被引:9
作者
范超 [1 ,2 ,3 ]
李萍 [1 ]
陈东景 [3 ]
彭昌盛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环境经济核算; 石油资源; 使用者成本法; 价值折耗; 黄河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非再生资源自身价值折耗的计算是绿色GDP核算中环境成本的关键部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2003年-2008年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为对象,选择在贴现率为0%~6%的情况下,利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石油资源的价值折耗,研究发现使用者成本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加。并且,使用成本对贴现率的选择比较敏感,随贴现率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在贴现率为3%和4%时,2008年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折耗价值分别约为180亿元和122亿元,为使用者成本账户中较贴近现实的价值折耗数值。在贴现率在为3%~6%的范围内,价值折耗占净收入的比例平均达到30%左右。总体来看,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枯竭成本巨大,开发利用可持续性降低,并且未从国民财富中扣除,掩盖了经济真实的发展。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植入贴现率计算成为了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长久之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36 / 7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贴现率与存款利率倒挂产生的无风险套息研究 [J].
张玉梅 ;
秦磊 ;
王子柱 .
浙江金融, 2009, (09) :34-35
[2]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石油类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蔺玉 ;
张锐 ;
胡隽 .
中国物价, 2007, (01) :38-40
[3]   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探讨 [J].
李少民 ;
吴韧强 .
价格月刊, 2007, (01) :19-20
[4]   使用者成本法及其在煤炭资源价值折耗测算中的应用 [J].
李国平 ;
吴迪 .
资源科学, 2004, (03) :123-129
[5]   自然资源利用贴现率探讨 [J].
陈安宁 .
资源科学, 2000, (03) :13-16
[6]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和国内原油现货价格关系的协整研究[D]. 蔡永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7]  
海洋绿色GDP核算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M]. 中国商务出版社 , 陈东景, 2008
[8]  
能源规划与系统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邱大雄 主编, 1995
[9]  
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