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南段新生界成岩相分析与优质储集层预测

被引:26
作者
孟元林 [1 ]
李娜 [1 ]
黄文彪 [1 ]
肖丽华 [1 ]
刘德来 [2 ]
张清久 [3 ]
孙洪斌 [4 ]
修洪文 [1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乾安采油厂
[4]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辽河坳陷; 西部斜坡带; 新生界; 优质储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集层实测孔隙度、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的分析资料表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南段新生界储集层在纵向上发育3个次生孔隙带。从而在一个普遍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形成了孔隙度相对较高的优质储集层。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与控制,分别形成于辫状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目前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1亚期,发育溶蚀成岩相。通过模拟古地温、镜质组反射率、甾烷异构化率和自生石英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预测了西部斜坡带南段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的横向展布。通过成岩相图和沉积相图的叠合,预测了沙河街组三段优质储集层的分布。预测结果表明,沙三段优质储集层发育于斜坡区的中部。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辽河坳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特征探讨 [J].
李晓光 ;
陈振岩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251-258
[2]   歧北凹陷沙二段超压背景下的成岩场分析与储层孔隙度预测 [J].
孟元林 ;
刘德来 ;
贺如 ;
王志国 ;
张文才 ;
殷秀兰 ;
李军 .
沉积学报, 2005, (03) :389-396
[3]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成岩史分析和成岩阶段预测附视频 [J].
肖丽华 ;
孟元林 ;
牛嘉玉 ;
王志国 ;
殷秀兰 ;
祝文亮 ;
张连雪 ;
王昕 .
地质科学, 2005, (03) :346-362
[4]   不同温度、羧酸溶液中长石溶解模拟实验 [J].
向廷生 ;
蔡春芳 ;
付华娥 .
沉积学报, 2004, (04) :597-602
[5]   松辽盆地升平地区深层成岩作用数值模拟与次生孔隙带预测 [J].
肖丽华 ;
孟元林 ;
侯创业 ;
李杰 ;
马文杰 ;
王雪松 ;
杨俊生 .
地质论评, 2003, (05) :544-551
[6]   低孔渗油气富集区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及相关问题 [J].
王多云 ;
郑希民 ;
李风杰 ;
王峰 ;
刘自亮 ;
王志坤 ;
李树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87-91
[7]   中国油气储层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J].
罗平 ;
裘怿楠 ;
贾爱林 ;
王雪松 .
沉积学报, 2003, (01) :142-147
[8]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 [J].
孙洪斌 ;
张凤莲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83-92
[9]   辽河盆地老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储层沉积相 [J].
任作伟 ;
李琳 ;
张凤莲 .
古地理学报, 2001, (04) :85-94
[10]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储层沉积特征及含油气性分析 [J].
鞠俊成 ;
张凤莲 ;
喻国凡 ;
于天才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