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林则徐去广州:19世纪中国“传播网络”的一个片段
被引:6
作者
:
卞冬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卞冬磊
机构
: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
:
国际新闻界
|
2018年
/ 40卷
/ 11期
关键词
:
林则徐;
鸦片战争;
传播网络;
交通;
新闻纸;
D O I
:
10.13495/j.cnki.cjjc.2018.11.001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K249.3 [乾隆至道光(173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将"传播网络"赋予物质性与历史性,以"林则徐去广州"为叙事对象,借助《林则徐日记》等史料,深描了近代中国传播网络的一个片段。通过追寻1838年到1840年之间林则徐的旅行、禁烟与翻译活动,文章呈现了近代中国传播网络的日常运作:道路交通、市镇分布和网络中的主要流动物(权力、商品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权力和信息网络的封闭、权力网络和广阔疆域存在的矛盾、以及信息网络的要素限制,是19世纪前期中国传播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相较而言,甲午战争之所以引起巨大的社会震动,则与传播网络在19世纪后期发生的变化有关——主要是新闻纸兴起所引起的网络地理的拓展、同时性的增强以及传播网络凝聚周围人群意见的能力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6 / 2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十八世纪中国的新闻与民间传播网络——作为媒介的孙嘉淦伪奏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詹佳如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22
(12)
: 20
-
36+126
[2]
林则徐为何不办报?——读中国新闻史偶记
黄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黄旦
[J].
新闻记者,
2012,
(01)
: 74
-
78
[3]
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伯重
[J].
浙江学刊,
2010,
(04)
: 5
-
14
[4]
晚清华北村落
王庆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王庆成
[J].
近代史研究,
2002,
(03)
: 1
-
40+2
[5]
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
许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许檀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3)
: 191
-
202+207
[6]
文化贸易[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包筠雅, 2015
[7]
新闻的历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斯蒂芬斯, 2014
[8]
普通媒介学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德布雷, 2014
[9]
中国都市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 斯波义信, 2013
[10]
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吴义雄, 2012
←
1
2
3
4
→
共 35 条
[1]
十八世纪中国的新闻与民间传播网络——作为媒介的孙嘉淦伪奏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詹佳如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22
(12)
: 20
-
36+126
[2]
林则徐为何不办报?——读中国新闻史偶记
黄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黄旦
[J].
新闻记者,
2012,
(01)
: 74
-
78
[3]
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伯重
[J].
浙江学刊,
2010,
(04)
: 5
-
14
[4]
晚清华北村落
王庆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王庆成
[J].
近代史研究,
2002,
(03)
: 1
-
40+2
[5]
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
许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许檀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3)
: 191
-
202+207
[6]
文化贸易[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包筠雅, 2015
[7]
新闻的历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斯蒂芬斯, 2014
[8]
普通媒介学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德布雷, 2014
[9]
中国都市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 斯波义信, 2013
[10]
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吴义雄, 2012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