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育特性演进规律研究Ⅰ产量性状的演进

被引:57
作者
胡昌浩
董树亭
王空军
孙庆泉
不详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泰安
[2] 山东农业大学!泰安
关键词
玉米; 品种更替; 产量性状; 演进规律;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8.02.01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我国玉米品种的更替 ,产量大幅度提高 ,其产量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体现在 :穗粒数增多 ,果穗变长、变粗 ,穗行数、行粒数增加 ,产量显著提高。在中密度条件下对产量提高相对贡献率最大的是穗粒数 (直接通径系数DPC =1 0 84 4 ) ,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穗长 (DPC =2 30 2 )和穗行数 (DPC =0 7791) ;在各密度处理条件下 ,获得最高产量的构成要素—公顷粒数和千粒重相比较 ,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公顷粒数 (DPC =0 72 12 ) ,其次是千粒重 (DPC =0 386 0 )。植株和穗位变高、茎秆变粗 ,耐密性增强 ,抗病、抗倒伏能力增强 ,当代品种更具高产稳产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熟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J].
史新海 ;
隋方功 ;
宋再华 ;
王广明 ;
张延胜 ;
范深问 ;
潘信芳 ;
束春德 .
作物学报, 1996, (06) :750-756
[2]   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分析 [J].
任宪国 .
玉米科学, 1996, (02) :42-45
[3]   不同株型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研究 [J].
佟屏亚,程延年 .
耕作与栽培, 1995, (02)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