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放射性示踪沙定量观测长江口北槽航道抛泥区底沙运动

被引:5
作者
李樟苏,程和森,曹更新,吴永进,杜效云,王守家,魏明成
机构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放射性,示踪沙,定量,航道,底沙运动;
D O I
10.16483/j.issn.1005-9865.1994.02.007
中图分类号
P75 [海洋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505 ; 0824 ; 082401 ;
摘要
1991年6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下,在长江口北槽航道上抛泥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放射性示踪沙试验。示踪核素为钪-46,总活度为17.95×1010Bq(4.85Ci),示踪沙投放总量为495g。本试验目的是通过定量观测底沙运移的方向、路线、速度和输沙率,以期为北槽航道上抛泥区今后能否继续作为抛泥区使用提供直观可靠论据。本次试验观测资料表明,在北槽航道上抛泥区,在中小讯期间,无论是涨潮时投放的示踪沙还是落潮时投放的示踪沙都受落潮流控制,并向北槽航道中段输移。据测量资料分析,在上口抛泥区投放的示踪沙最终沿着110°的运动方向以758m/d的运动速度,在269#航标附近进入挖槽,单宽输沙率为47.8m3/md。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