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被引:24
作者
万建民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籼粳交;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设计育种;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10.s1.062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强大,其利用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杂种F1株高偏高,生育期超亲晚熟,以及结实率偏低,限制了这种优势在生产上的直接利用。针对杂种F1利用上存在三大障碍,本文从育种实践出发,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克服籼粳交障碍,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杂种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J].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06, (03) :455-462
[2]   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J].
吕川根 ;
王才林 ;
宗寿余 ;
赵凌 ;
邹江石 .
作物学报, 2002, (04) :499-504
[3]   水稻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英文)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文忠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作物学报, 2001, (05) :665-672+681
[4]   粳型特异亲和恢复系C418的选育及其特性 [J].
杨振玉 ;
张宗旭 ;
魏耀林 ;
赵迎春 ;
高勇 .
杂交水稻, 1998, (03) :33-34
[5]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2) :1-3
[6]   光敏核不育系轮回422S的选育 [J].
李任华,王象坤,罗孝和,罗治华 .
杂交水稻, 1995, (06) :7-9
[7]   水稻显性矮秆遗传研究──Ⅰ.关于KL908的矮生性遗传的性质 [J].
朱立宏,赖桂贤,滕友仁,周傲南,王浩熙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2) :1-8
[8]   水稻籼粳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 [J].
董世钧,李春寿,李关土,范天云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2) :77-81
[9]   轮回422与籼稻杂交F1抽穗期超亲遗传分析 [J].
顾兴友,顾铭洪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1) :21-26
[10]   栽培稻(Oryzasativa)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Ⅳ.F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型 [J].
张桂权,卢永根,张华,杨进昌,刘桂富 .
遗传学报, 1994, (01) :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