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被引:37
作者
施琴芬
崔志明
梁凯
机构
[1] 苏州大学科研处
[2] 苏州大学科研处 江苏苏州 
[3] 江苏苏州 
关键词
隐性知识; 转移特征; 模式分析;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4.02.015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重互动关系。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4+68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隐性知识客体的激励因素与路径分析
    施琴芬
    崔志明
    梁凯
    [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05) : 29 - 33
  • [2]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
    施琴芬
    吴祖麒
    赵康
    [J]. 中国软科学, 2003, (08) : 96 - 102
  • [3] 知识价值观的时代演进
    郭强
    施琴芬
    梁凯
    [J]. 中外科技信息, 2003, (07) : 50 - 53
  • [4] 隐性知识主体价值最大化的博弈分析
    施琴芬
    崔志明
    梁凯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03) : 11 - 13
  • [5] 隐性知识主体风险态度的经济学分析
    施琴芬
    郭强
    崔志明
    [J]. 科学学研究, 2003, (01) : 80 - 82
  • [6] 知识管理的策略
    慕继丰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1) : 90 - 91
  • [7] 知识管理.[M].(美)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ThomasM.Koulopoulos);(美)卡尔·弗雷保洛(CarlFrappaolo)著;陈岳;管新潮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 [8] 知识管理.[M].(印)加内什·纳塔拉詹(G.Natarajan);(印)桑德娅·谢卡尔著;赵云飞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 [9] 知识管理精要.[M].(美)阿姆瑞特·蒂瓦纳(AmritTiwana)著;徐丽娟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 [10] 个人知识.[M].(英)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著;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