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者俞器为钲说

被引:10
作者
李纯一
机构
关键词
自名; 体鸣乐器; 导乐; 闻一多; 执柄; 二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62年安徽宿县新村出土一件春秋时期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上有铭,其器主为无者俞。郭沫若认为"器固是钲",但又谓"钲与铎,就现存古器看来,形制相同,殆一物而二名"。殷涤非认为"大概是以手执柄仰持鎚击的铎,并不是执柄摇之的钲",并援用闻一多说,进一步断定其自名为"铫铎"。两说并立,迄未定论。今不揣谫陋,试谈一些个人浅见。先秦时期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极为盛行,每因地域、民族之不同以及年代之先后,而有种种名目。出土实物多无自名,而它们的形制多大同小异,又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4+378 +3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释铫铎 [J].
殷涤非 .
考古, 1978, (04) :288-288
[2]   曾子斿鼎、无者俞钲及其它 [J].
郭沫若 .
文物, 1964, (09) :6-7
[3]   安徽省宿县出土两件铜乐器 [J].
胡悦谦 .
文物, 1964, (07) :30-32
[4]  
古典新义[M]. 古籍出版社 , 闻一多著,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