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

被引:5
作者
李放
机构
[1] 江西省九江市常务副市长
关键词
公共投入; 比较分析; 投入强度; 经济计量学; 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 GDP; 自然资源资产; 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成长模型; 经济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先依据国家科技部对我国各省、市科技进步水平的监测数据,通过主成份分析和判别分析,将我国各省、市按科技进步水平分为“三个台阶”,“三个台阶”的划分反映我国科技进步水平的地区间的差异性。通过对各省、市R&D投入和GDP数据的回归分析,从我国各省、市横向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数量关系:每增加1百万美元省级R&D投入,其对应的GDP约增长1亿美元;每增加1美元的人均R&D投入,其对应的人均GDP增加约60美元。这从一个侧面揭示科技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进一步就科技投入的重要因子“R&D投入强度”进行了国际间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R&D投入强度是比较低的,其相对水平只约及日本和美国的1/3,只相当于欧盟和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2。以上的数据比较充分地表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地区间差距日显突出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大科技的公共投入,并以此拉动私人部门的科技投入,形成平衡的科技投入格局。本文最后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重构角度,引入科技战略资产和自然资源储备资产;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科技要素“市场失灵”的市场特性做出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并据此对扩大科技公共投入的理性做了初步探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M].(英)特伦斯·基莱(TerenceKealey)著;王耀德等译;.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