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OF和REOF分析江淮梅雨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15
作者
周后福 [1 ]
陈晓红 [2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安徽省气象台
关键词
EOF分析; REOF分析; 梅雨降水; 时空分布;
D O I
10.14182/j.cnki.1001-2443.2006.01.019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江淮梅雨区域50个气象台站1960-2002年的梅雨量资料,利用EOF、REOF展开方法,分析了江淮梅雨降水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EOF展开方法表明江淮梅雨前三个特征向量累积方差贡献比例为88.9%,其主要特征是三个特征向量场呈现纬向带状分布;第一特征向量场空间分布均为正值,说明江淮梅雨量的干湿变化具有一致性,但是各特征向量场之间的特点相差明显.REOF展开方法表明可以把江淮梅雨划分为6个典型的梅雨量场;后一个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比前一个时间序列要小;主成分旋转后载荷要比旋转前分布均匀得多;第一时间系数的变化等同于各站平均梅雨量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湖南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4) :409-418
[2]   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时空特征分析 [J].
范丽军 ;
韦志刚 ;
董文杰 .
高原气象, 2004, (03) :360-367
[3]   近46年江淮下游梅雨期的划分和演变特征 [J].
徐群 .
气象科学, 1998, (04) :316-329
[4]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气象出版社 , 魏凤英编著, 1999
[5]  
江淮梅雨[M]. 气象出版社 , 周曾奎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