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微平衡调度交易设计

被引:20
作者
刘敦楠 [1 ]
唐天琦 [1 ]
杨建华 [2 ]
白顺明 [2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平衡; 电网调度; 交易机制; 交易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能源互联网旨在突破化石能源的制约,整合多种能源综合互补,探索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发展模式。文中将电能作为能源系统的主要能量支撑,首先在系统协调分解与帕累托最优的经济学基础上,表征了能源互联网微平衡遵循的经济学理论;进而对比了传统集中调度机制,阐释了能源互联网的微平衡调度机制,并对微平衡交易主体、交易模式、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建立了能源互联网交易激励分摊机制,协调能源互联网的调度交易计划与区域各方利益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36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兼容需求侧可调控资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运行及其求解算法 [J].
曾鸣 ;
彭丽霖 ;
孙静惠 ;
刘伟 ;
武赓 .
电网技术, 2016, 40 (06) :1650-1656
[2]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及发展模式 [J].
邓建玲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 36 (03) :1-5
[3]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 [J].
曾鸣 ;
杨雍琦 ;
李源非 ;
曾博 ;
程俊 ;
白学祥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3) :681-691
[4]   兼容需求侧资源的“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调度模型 [J].
曾鸣 ;
杨雍琦 ;
向红伟 ;
王丽华 ;
曾博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 36 (02) :102-111
[5]   能源互联网的网络化能源集成探讨 [J].
薛飞 ;
李刚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01) :9-16
[6]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 [J].
李建林 ;
田立亭 ;
来小康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3) :15-25
[7]   能源互联网的认识和展望 [J].
姚建国 ;
高志远 ;
杨胜春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3) :9-14
[8]   具有电转气功能的多能源系统的市场均衡分析 [J].
王业磊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1) :1-10+65
[9]   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 [J].
马钊 ;
周孝信 ;
尚宇炜 ;
盛万兴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14-3022
[10]   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二) [J].
刘敦楠 ;
曾鸣 ;
黄仁乐 ;
吉立航 ;
陈启鑫 ;
段金辉 ;
李源非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57-3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