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辽东五行山群“水母化石”的讨论

被引:4
作者
陈孟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遗迹化石; 痕迹化石; 同心环; 水母; 辽东; 五行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辽东五行山群的“水母化石”(以下简称“化石”)是刘桂芝1974年冬首先发现的。后经邢裕盛、刘桂芝(1979)以及段吉业、林蔚兴(1980)的研究、描述并发表。 澳大利亚M.F.Glaessner到化石产地进行考察后认为,五行山群的“水母化石”乃是气体逃逸或水渗漏形成的构造而非水母化石。这引起国内地质界的广泛注意。 1981年9月,笔者实地考察了五行山群“水母化石”产地,采集了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并观察了沈阳地矿所和辽宁省地质局科研队的丰富标本和薄片,得到了较深刻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115 +1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辽南晚期前寒武纪后生动物群的特征及其时代范围 [J].
段吉业 ;
林蔚兴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0, (02) :20-28+113
[2]   辽宁南部震旦系腔肠动物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J].
邢裕盛 ;
刘桂芝 .
地质学报, 1979, (03) :167-172+267
[3]  
陆源碎屑沉积环境[M]. 石油工业出版社[德]赖内克, 1979
[4]  
砂和砂岩[M]. 科学出版社[美]F·J·佩蒂庄等,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