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迷思与人道主义干预的异化

被引:6
作者
张旗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保护的责任; 人道主义干预; 道德迷思; 权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7 [人权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多次以人道主义名义对他国国内局势进行干预。但是这些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目标设定与结果效用背离的异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道主义干预的理念与现有世界秩序本质上并不兼容,这表现在实践和理念本身的困境。国际社会却对这一理念抱有一种持久的不切实际的道德迷思,认为它既是可欲的,又是可行的,但没有看到,在民族国家体系下,它并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在现有世界秩序未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无法彻底消除这种异化,只能将这一理念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减少异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3+6 +6-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保护的责任:法治黎明还是暴政重现? [J].
何志鹏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145-153
[2]   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 [J].
黄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9) :58-72+157
[3]   负责任的保护:建立更安全的世界 [J].
阮宗泽 .
国际问题研究, 2012, (03) :9-22
[4]   世界主义伦理观的国际政治困境 [J].
李建华 ;
张永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43-53
[5]   联合国履行R2P的责任性质:从政治责任迈向法律义务 [J].
蔡从燕 .
法学家, 2011, (04) :140-150+179
[7]   主权、人权与人道主义干涉——约翰·文森特的国际社会观 [J].
吴征宇 .
欧洲研究, 2005, (01) :89-100+7
[8]   异化──这个译名 [J].
王若水 .
读书, 2000, (07) :149-153
[9]   论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 [J].
聂凤峻 .
文史哲, 1998, (06) :75-78
[10]  
拯救陌生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 惠勒 (Wheel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