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平台犯罪及司法治理研究

被引:13
作者
林越坚
李俊
机构
[1]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司法治理; 非法集资; 资产证券化; 非法经营;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6.10.019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P2P网贷平台犯罪不等于P2P非法集资犯罪,前者外延大于后者。根据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认为P2P网贷平台可定性为类金融机构,可能触犯的罪名包括非法集资、擅自发行股票债券、非法经营三种罪。以罪名划分为主线,分别论述此三种罪名的具体罪状可能涵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并相应提出司法治理的建议。司法机关应当运用自身职能,参与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有效治理。建议以"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来规制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但不应根据人数、而应根据融资金额来设定入罪标准。对于尚未构成非法集资或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的互联网金融违法活动,则以"非法经营罪"来进行规制,但入罪的标准应适度提高。在具体处断P2P网贷平台融资行为的法律效力时,应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来作出合理的刑、民处分。在强化司法治理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管、并构建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信息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2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网络借贷法律监管比较研究 [J].
易燕 ;
徐会志 .
河北法学, 2015, 33 (03) :82-92
[2]   美国众筹监管立法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龚鹏程 ;
臧公庆 .
金融监管研究, 2014, (11) :42-60
[3]   风险社会中市场主体责任社会性的外部性理论阐析 [J].
阳建勋 .
河北法学, 2012, 30 (09) :115-121
[4]   从“3Q”事件看我国互联网市场管理法制的现状、不足与完善 [J].
罗楚湘 ;
彭云 .
河北法学, 2012, 30 (09) :146-152
[5]   对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法律思考 [J].
郭德香 .
河北法学, 2003, (05)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