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陈柯 [1 ]
尹良富 [1 ]
汪俊英 [1 ]
韩博闻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产业集聚; DO指数; 政府行为; 开发区政策; 集聚影响因素;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20.10.019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集聚式发展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重点探究政府行为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投入产出表,使用DO指数方法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度量制造业各三位码行业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并对影响行业内产业集聚的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并不存在早期制造业依赖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的集聚模式,知识溢出效应、出口需求拉动和规模经济对于制造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资本及开发区目标行业设置因素对制造业企业的均衡分散配置总体上有促进作用,导致各地产业出现一定的同构性。最后,本文结合中国制造业集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中国制造业集聚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工业产业空间集聚的测量及特征研究 [J].
陈柯 ;
张晓嘉 ;
韩清 .
上海经济研究, 2018, (07) :30-42
[2]   经济开发区、地区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 [J].
李力行 ;
申广军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3) :885-910
[3]   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集聚: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J].
黄永兴 ;
徐鹏 .
经济经纬, 2011, (06) :47-51
[4]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 [J].
贺灿飞 ;
朱彦刚 ;
朱晟君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18-1228
[5]   基于区位选择的中国工业生产企业空间集聚研究 [J].
李新 ;
苏兆国 ;
史本山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4) :549-557+534
[6]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J].
李扬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4) :144-151
[7]   财政转移与产业集聚 [J].
梁琦 ;
吴俊 .
经济学(季刊), 2008, (04) :1247-1270
[8]   市场规模与中国省区的产业增长 [J].
黄玖立 ;
黄俊立 .
经济学(季刊), 2008, (04) :1317-1334
[9]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J].
陈建军 ;
胡晨光 .
管理世界, 2008, (06) :68-83
[10]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