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佛造像的色彩重建研究——以23号北齐佛立像为例

被引:3
作者
周麟麟 [1 ]
高山 [1 ]
李倩倩 [2 ]
魏书亚 [2 ]
马清林 [3 ]
机构
[1] 青州市博物馆
[2] 北京科技大学
[3]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关键词
佛教造像; 彩绘; 颜料; 分析测试; 虚拟复原; VR和AR展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9 [计算机仿真]; K879.3 [古代雕塑];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060107 ;
摘要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石造像、石胎泥塑、泥塑、木草芯泥塑等)在完成塑形后,大多要采用各色颜料彩妆,以突显造像的雍容高贵和华丽气度,使其更加吸引信众崇敬和膜拜。由于时日长久、保存不当以及某些人为的破坏因素,大部分彩绘造像已皆非故貌,表现为残破、残损、色彩剥落、褪变色和污损等。如何研究和恢复昔日盛妆和风貌,长期以来成为考古学家、艺术家、艺术史家、文物保护工作者等面临的研究课题。在多种科技技术成为常规性分析手段、三维成像技术和虚拟展示技术快速应用的今天,以三维激光扫描和成型技术获取立体图像,以科技分析获取的颜料色彩信息,以虚拟修复为复原性探索实践,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造像的往昔原貌,是很有意义的探索性研究工作。本文以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23号北齐佛立像(公元550-577年)为例,在历史文献研究和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颜料色彩分析信息和彩绘图案构成,试图立体化虚拟复原其初造时的色彩和服饰,为今后此遗址其他佛造像文物的虚拟修复提供可行模式,并为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虚拟现实)展示提供基本素材。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福田”衣与金色相——以青州龙兴寺出土北齐佛像为例 [J].
邱忠鸣 .
饰, 2006, (01) :8-11
[2]   南梁与北齐造像的成就与影响 [J].
金维诺 .
美术研究, 2000, (03) :41-46
[3]   论青州地区北朝晚期石佛像艺术风格 [J].
刘凤君 .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8, (03)
[4]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清理简报 [J].
夏名采 ;
杨华胜 ;
刘华国 .
文物, 1998, (02) :4-15+97
[5]   山东青州出土两件北朝彩绘石造像 [J].
夏名采 ;
刘华国 ;
杨华胜 .
文物, 1997, (02) :80-81+99+1+1
[6]  
真彩秦俑.[M].曹玮.文物出版社.2014,
[7]  
工笔重彩人物画研究.[M].宫建华; 著.文物出版社.2009,
[8]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M].青州市博物馆编;王华庆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
[9]  
从彭阳剖面看黄土成壤模式及气候变化.[D].隋玉柱.兰州大学.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