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河谷阶地黄土地层结构模式

被引:21
作者
雷祥义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阶地; 黄土地层; 结构模式; 黄土高原;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6.02.016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及其支流因受地壳不断间歇性隆升的影响而形成了5—6级阶地,这些阶地多系黄土覆盖阶地。以六盘山为界,河谷阶地黄土地层结构可分为东、西阶地地层区。六盘山以西河流阶地一般为6级。第6级阶地(T6)冲积黄土状土之上全系无层理黄土,厚310505 m,含21—23层古土壤,是迄今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剖面,黄土开始堆积的时间不早于1.43 MaBP。T5上的黄土厚200400 m,含14—16层古土壤,黄土最早是在1.23 MaBP开始堆积的。T4上的黄土厚100200 m,含5—6层古土壤,开始沉积时间为0.62 MaBP。T3上的黄土包括L1和S1,厚4065 m,形成于0.12 MaBP。T2冲积黄土状土之上的风积黄土厚2035 m,形成时间约为0.03 MaBP。T1冲积黄土状土之上为S0、L0及MS,厚1.52.5 m,形成时间不早于0.01 MaBP。六盘山以东的河谷阶地一般为5级。T5风积黄土厚7090 m,含11—16层古土壤,黄土开始堆积时间不早于1.23 MaBP。T4黄土厚4070 m,含8—9层古土壤,形成时间不晚于0.80 MaBP。T3的黄土包括L1—S6之间的土层,厚2545 m,形成于0.62 MaBP。T2的黄土由L1和S1构成,厚1017 m,形成于0.12 MaBP。T1冲积黄土状土之上为S0、L0及MS,厚1.52.5 m,形成时间不早于0.01 MaBP。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