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马骍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家庭化迁移; 女性流动人口; 就业概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68 [妇女问题];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户籍制度逐渐放开,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在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增长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结构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流动人口性别结构渐渐趋于均衡,女性流动人口渐渐加入了流动人口行列,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流而不工"的现象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基于2014年云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迁移模式中的流动女性就业机会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单身女性就业概率最高,半家庭式流动女性就业概率居中,举家式流动女性的就业概率最低。随迁子女数量也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流入地每增加一个孩子,女性就业概率将降低20%左右。此外,女性流动人口个体特征以及流动特征也会对其就业产生影响,在流入地居住时间每增加一年,就业概率大致提高3.6%左右。这意味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过程中的女性就业劣势可能随着人口流动长期化发展得到相应的补偿,长期流动对女性就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 [J].
段成荣 ;
袁艳 ;
郭静 .
西北人口, 2013, 34 (06) :1-7+12
[2]   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 [J].
杨菊华 ;
陈传波 .
人口与发展, 2013, 19 (03) :2-13+71
[3]   随迁子女学前教育与流动女性的就业实证研究 [J].
宋月萍 ;
李龙 .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6) :20-30
[4]   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J].
陈卫 ;
刘金菊 .
人口学刊, 2012, (06) :3-8
[5]   “双重迁移”女性的就业决策和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 [J].
李强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5) :104-110+112
[6]   家庭流动对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就业状况的影响 [J].
张航空 ;
杜静宜 .
人口与经济, 2012, (05) :40-46
[7]   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 [J].
侯佳伟 .
人口研究, 2009, 33 (01) :55-61
[8]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 [J].
翟振武 ;
段成荣 ;
毕秋灵 .
人口研究, 2007, (02) :30-40
[9]   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 [J].
叶文振 ;
葛学凤 ;
叶妍 .
人口研究, 2005, (01) :66-73
[10]   影响我国女性就业参与的因素分析 [J].
王小波 .
思想战线, 2004, (02)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