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

被引:18
作者
张一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晚白垩世; 孢粉植物地理区;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我国已发表的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了我国各地晚白垩世及早、晚白垩世时限前后的孢粉植物组合,特别对其中的被子植物花粉演进序列进行了探索,并和北半球五个主要的晚白垩世孢粉植物发育地区(加拿大西部,美国东部、中西部,东欧,前苏联远东地区)连续的晚白垩世被子植物花粉演化序列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我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发展基本上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1)前短轴类被子花粉发育期,(2)短轴类被子花粉发育期,(3)进化被子花粉发育期,(4)脊榆粉发育期,它们发育的时限分属于赛诺曼期(Cenomanian),土仑期至桑托期(Turonian-San-tonian),坎佩尼期(Campanian)和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根据孢粉植物群特征和其所反映的古气候,将我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分为两个孢粉植物地理区,即;东北中生孢粉植物区和西北—东南旱生孢粉植物区,后者又分为西北亚区和东南亚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57+237 +237-240
页数:3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