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研究

被引:14
作者
任喜荣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宪法学; 理论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新中国宪法学产生于独特的时空环境,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及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中国宪法学"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的历史规定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学摆脱了建国初全面照搬苏联的理论研究模式,基于中国的实践需要,逐步形成了"中国问题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体系基本上涵盖了宪法学原理、国体理论、政体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理论、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论以及依宪治国理论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宪法监督二元体制论[J]. 秦强.金陵法律评论. 2010(02)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J].
姚桓 .
党建, 2009, (06) :10-12
[4]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J].
蔡定剑 .
政法论坛, 2004, (06) :7-17
[5]   试析“人权”入宪的法律意义 [J].
贾万宝 ;
郭向军 .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4, (05) :59-61
[6]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J].
陈云生 ;
马英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5) :24-27
[7]   人权入宪的价值 [J].
童之伟 .
法学家, 2004, (04) :25-28
[8]   “人权”入宪开创了中国人权保障的新时期 [J].
李步云 ;
龚向和 .
中国人大, 2004, (15) :11-15
[9]   “人权”入宪的理性思考 [J].
秦前红 ;
陈俊敏 .
法学论坛, 2004, (03) :7-12
[10]   人权入宪的法律价值 [J].
刘金国 .
法学杂志, 2004, (02)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