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通达性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红 [1 ]
李晓燕 [1 ]
吴春国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通达性; 空间格局; 中原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42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03,2006,2009年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情况,分别构建4个年份高速公路拓扑网络分析图和最短路径矩阵,对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10年来网络发育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程度明显改善,入网城市和线路数增加迅速,经历了由树状网络—回路网络—网络拓展阶段;区域交通中心形成6路回路网络连接;网络伸展程度逐年提高,区域网络直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网络直径对应的城市却发生明显的空间位移;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在空间上已经开始打破"核心-边缘"的特点,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通达性与城镇空间结构发展 [J].
周恺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2) :241-248
[2]   陕西省城市竞争力及其通达性比较研究 [J].
李九全 .
地理科学, 2008, (04) :471-477
[3]   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 [J].
刘承良 ;
丁明军 ;
张贞冰 ;
张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6) :96-108
[4]   高速公路网络化的时空收敛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J].
牛树海 .
人文地理, 2005, (06) :106-110
[5]   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不详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5, (04) :11-14
[6]   通达性:概念,度量及应用 [J].
杨家文 ;
周一星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9, (02) :62-67
[7]   中国新城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分析 [J].
程连生 .
地理学报, 1998, (06)
[8]  
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朱英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