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生长期土壤氮素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

被引:6
作者
邹国元
张福锁
李新慧
不详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4]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夏玉米; 褐土; 硝化; 反硝化; 乙炔抑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北京褐土夏玉米生长期氮素硝化 -反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氮肥施用后硝化作用在一周内完成。三叶期施肥后土壤干旱 ,反硝化损失氮量相对较低 ,随后由于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而增强。十叶期追肥后半个月内土壤反硝化作用最强 ,是反硝化损失关键阶段 ,并且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反硝化作用表现出增强趋势。在玉米全生育期表层 (15 cm)土壤氮素反硝化值分别为 14 2 2 .2 g/ hm2 (不施氮处理 )、3812 .4 g/ hm2 (施氮量 12 0kg/ hm2 )、4 6 35 .4 g/ hm2 (施氮量 36 0 kg/ hm2 )。在玉米生育期反硝化作用主要是受到水分供应状况的制约 ,到后期温度下降可能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