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花岗岩力学性质及微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59
作者
徐小丽 [1 ]
高峰 [2 ,3 ]
沈晓明 [3 ]
金春花 [1 ]
机构
[1]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花岗岩; 温度载荷; 力学性质; 孔隙率; 分形维数;
D O I
10.16285/j.rsm.2010.06.039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采用MTS815液压伺服试验系统及9310型微孔结构分析仪对花岗岩在温度作用下(常温~1300℃)的宏观力学性质及微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800℃之前,岩样力学性质变化规律不明显;超过800℃,岩样强度迅速劣化;达到1200℃,岩样基本失去了承载能力。②岩样孔隙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孔隙率的阀值温度在800℃左右,与岩样在该温度点强度突然降低相一致。③岩样孔隙率较小,但连通性好,在阶段进汞曲线上显示为不同宽度微裂隙并存的特征,累计进汞曲线呈台阶状,温度超过800℃,超微孔逐渐向微孔隙转化,岩样连通性增强。④岩样孔隙分布分形维数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在高温作用下,岩样中的热损伤由初始非规则的裂隙结构逐渐向均匀化的孔穴结构转化,非均匀性弱化是导致岩样孔隙分布分形维数降低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52 / 17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cosmic mechanisms of granite under temperature loads [J].
XU Xiaoli GAO Feng SHEN Xiaoming XIE Heping School of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Chin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China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China .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 2008, (03) :413-417
[2]   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破坏的细观试验研究 [J].
左建平 ;
周宏伟 ;
谢和平 ;
鞠杨 .
岩土力学, 2008, (06) :1477-1482
[3]   高温后花岗岩力学性质变化及结构效应研究 [J].
徐小丽 ;
高峰 ;
高亚楠 ;
谢和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8, (03) :402-406
[4]   不同温度作用下砂岩热开裂的实验研究 [J].
左建平 ;
谢和平 ;
周宏伟 ;
彭苏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4) :1150-1155
[5]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中主要岩石力学问题 [J].
井兰如 ;
冯夏庭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4) :833-841
[6]   岩石热破裂的声发射现象 [J].
张渊 ;
曲方 ;
赵阳升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01) :73-75
[7]   山东兖州煤矿区侏罗纪红层孔隙测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吴恩江 ;
韩宝平 ;
王桂梁 ;
彭子成 ;
刘桂建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442-452
[8]   核废料储库周边介质热力耦合数值分析 [J].
白冰 .
岩土力学, 2004, (12) :1989-1993
[9]   高温作用下大理岩应力-应变全过程的试验研究 [J].
王颖轶 ;
张宏君 ;
黄醒春 ;
邱一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S2) :2345-2349
[10]   温度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刘均荣 ;
秦积舜 ;
吴晓东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51-53+5